有人跟你說過膝關節疼痛,就按這個位嗎?(5)

膝關節位於下肢長軸骨頭上,由股骨的遠端和脛骨的近端加上髕骨組成。股骨和脛骨是下肢最長的骨頭,而膝關節位於這兩條骨頭的遠端。因此,這種結構使得膝關節非常不穩定。上面由骨盆支撐,像擺鐘一樣,下面由足踝支撐,像旗桿一樣。正因為這種結構,使得膝關節不易穩定,且極易損傷。

這種由兩個長軸組成的關節,其運動穩定性取決於上面的髖關節和下面的踝關節。如果髖關節不穩定,膝關節也會不穩定;如果踝關節不穩定,膝關節同樣會不穩定。

踝關節的運動幅度決定了膝關節的運動幅度。當人們下蹲時,踝關節背屈幅度決定膝關節的彎曲幅度。如果踝關節背屈幅度不足,下蹲時膝關節的彎曲幅度也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在膝關節疼痛的病人中,踝關節背屈幅度不足常常是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原因。當人們需要下蹲完成日常工作時,由於踝關節背屈幅度不足,膝關節會向前彎曲更多來代償這一不足。

當膝關節代償踝關節背屈不足時,會增加膝關節周圍組織的壓力,導致肌肉過度使用和勞損,從而出現膝關節的疼痛。那麼,踝關節背屈幅度不足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如何診斷踝關節背屈幅度是否充足呢?

正常的踝關節背屈幅度是25度。病人平躺在治療床上,進行踝關節背屈運動,看看能否達到這一標準。

如果踝背屈幅度不足,膝關節疼痛可能是由此引起的。影響踝背屈的肌肉有很多,小腿後部所有的肌肉短縮都會導致踝背屈不足,小腿外側的腓骨肌短縮也會造成這一問題。

小腿後部的肌肉分為淺層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深層的有趾長伸肌、脛骨後肌和踇長屈肌;小腿外側有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這些肌肉短縮都會影響踝關節背屈,進而引起膝關節疼痛。

在這些肌肉中,比目魚肌最容易出現問題,也是影響踝關節背屈不足最常見的肌肉。因此,在處理踝背屈問題時,特別要檢查這塊肌肉是否有問題。

通過檢查踝關節背屈的幅度,可以快速診斷小腿肌肉與膝關節疼痛的關聯。因此,對膝關節疼痛或其他部位疼痛的檢查和診斷非常重要。如果在治療各種疼痛時沒有進行檢查和診斷,或者檢查和診斷不準確,使用的檢查方法不夠清楚,治療就可能會走彎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現在在處理疼痛問題時,很多人依然在疼痛部位尋找思路。這些所謂的思路看似有道理,但實際應用效果可能並不好。例如,膝關節內側疼痛,鹅足腱炎症的問題,常見的思路是處理相关的半腱肌、縫匠肌和股薄肌,但這種孤立的解剖結構分析往往不能解決問題。

膝關節疼痛

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疼痛

關節穩定性

踝關節背屈

肌肉短縮

臨床診斷

功能性康復

下肢運動學

姿勢分析

肌肉伸展

運動醫學

疼痛管理

康復訓練

髖關節穩定性

小腿肌肉

檢查與診斷

髕骨運動

股骨遠端

脛骨近端

肌肉勞損

臨床康復

體態評估

生物力學分析

半腱肌

缝匠肌

股薄肌

腓腸肌

比目魚肌

趾長伸肌

脛骨後肌

踇長屈肌

腓骨長肌

腓骨短肌

治療痛症由了解痛症開始
切關注我們網站和專頁
www.thepure.h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epurehealthyliving?mibextid=ZbWKwL